文化动态

「文昌读书会第71期」五百年来王阳明之致良知

2021-09-27 1754


事上磨练,一日之内

不管有事无事,只一意培养本原

若遇事来感,或自己有感

心上既有觉,安可谓无事?

但因事凝心一会,

大段觉得事理当如此

只如无事处之,尽吾心而已。

——《传习录》


文昌读书会 | 第 71 期 | 王 阳 明

王阳明离开贵州,赶往江西吉安府,出任庐陵县知县。庐陵不但有盗匪之患,而且他每天几乎都要接到八九百份告状的状子,适逢天气大旱、瘟疫横行、火灾频发,王阳明会如何运用心学的智慧来解决?

致良知” 的内涵

事上见良知。王阳明心学的智慧在于知行合一,而知行合一的关键是事上炼,事上练的背后有一个关键的地方,也是阳明心学的总纲与核心,堪称总纲中的总纲、精华中的精华,那就是三个字,叫做“致良知”。

“事物之来,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。”这就是“致良知”之说。为什么会困惑其中,是因为出发点以及最终的归宿其实都是一个:你在做利益判断,不是在做价值判断,不是致良知。这就错了!

为政以开导人心为本。县民诉讼成风,王阳明如何应对?三步走:一限、二拖、三改变。

限制状纸的要求,人性感化拖一般案子,改变人心和制度。王阳明的改变首先是从制度层面开始,“稽国初旧制,慎先里正三老,坐申明亭,使之委曲劝谕”。之后亲自实行教化任务,文化、教育、司法、税收,无所不包。

人人皆是圣人。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盗匪心中都有良知,王阳明因此坚信人人心中皆有良知,人人皆是圣人。教育个体的时候,“致良知”是指每个人发现这个良知;面对社会群体的时候,“致良知”有另外一种意思,就是良知致人。



讲学” 的结果

栽培灌溉人才。宦官刘瑾倒台,王阳明迎来了人生的大转机,短时间里连升数级,任命路上在龙岗书院讲学、寺庙讲学、庐陵白鹭洲书院讲学、阳明书院讲学,不论人生多么流离失所,不论命运多么艰难困厄,王阳明一直热爱的讲学其实是一种精神的寄托。通过讲学不仅教化了众人,而且使得心学不断的完善、系统、崇高起来。“讲学者,犹栽培灌溉之也”。

朱陆之辩。到达北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开讲坛,其中老朋友湛若水带来一人名叫黄绾,通过和王阳明交流、沟通,被王阳明的心学所深深折服,佩服得五体投地,就正式拜阳明先生为师。

南宋的时候,陆九渊和朱熹的这一派理学观点格格不入,朱熹的这个理学是讲究格物致知,陆九渊说:“我心即宇宙,宇宙即我心,宇宙不出我心之外”。王阳明的“心外无物,心即理”,其实便源自于陆九渊,以人为本,先发现自己的心灵,先塑造一个人,后追求学说。

心学南迁。王阳明为学生解答朱陆之辩,表明自己的心学是继承了陆九渊的学说,这和官方学说完全相反、格格不入,王阳明又被重新调往南京,去做太仆寺少卿。

王阳明讲学的方式非常生动,又非常生活化,又和官方学说相反,所以就吸引了大量的有识之士。滁州一时间成为南方的文化中心。



9月份规范化管理综合检查评比情况

305计划财务部


401宿舍


303宿舍

CONTACT US
  • 地址:陕西省榆林市航宇路文昌集团
  • 电话:0912-3880113
  • email:[email protected]